当前位置: 東方早報網> 综合资讯> 正文

拦车行为的法律责任

东方早报网官网(dfzaobao.com)东方早报.早安上海

违法责任

拦车行为可能会涉及到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根据法律规定,非法拦截他人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此外,如果拦车行为造成了交通事故,还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行政责任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对于情节较轻的,可以处5到10天的行政拘留并处500元以下罚款,对于情节较重的,则可以处10到15天的行政拘留并处1000以下罚款。这意味着拦车行为如果构成了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行为,可能会受到行政处罚。

刑事责任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拦车行为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根据《刑法》规定,强夺硬要、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破坏公共秩序,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需要注意的是,拦车行为本身的法律责任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例如是否存在暴力手段、是否造成了严重后果等等。

法律责任的分担

在交警拦车导致交通事故的责任分担中,如果交警在拦截过程中有过错,那么由交警承担全部责任;如果交警无过错,则由当事人承担责任。双方有过错的,将按照过错程度承担相应责任。

特殊情况下的法律责任

如果拦车行为是由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实施,并且他人指使,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指使者作为间接正犯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这表明,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即使直接拦车的人没有刑事责任能力,但如果有人指使他们实施拦车行为,那么指使者仍然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总的来说,拦车行为的法律责任取决于具体的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如果遇到拦车行为,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供图:作者/或供稿单位授权

编辑:刘伟 选稿:共工新闻社上海代表处

版权声明: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新闻采访/投稿邮箱:975981118@.qq.com 优质稿件可推荐至联盟网络媒体亦或杂志、报媒。

东方早报.早安上海www.dfzaobao.com/更多资讯....


阅读全文

 标签上海早报 财经新闻 文旅新闻 综合新闻   上海报纸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