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上海东方早報> 综合资讯> 正文

去汉字化前后韩国教育的变化

东方早报网官网(dfzaobao.com)上海早报头条

1. 教育内容的变化

去汉字化之前,韩国的教育内容主要是以解读中国经史为目的的汉文中心书面语教育。例如,三国时代的高句丽是最早吸收汉字和汉文的政权,小兽林王二年(372年)设立的“太学冶是具有大学性质的高等教育雏形,主要向贵族子弟讲授儒家经典。而在去汉字化之后,韩文成为了主要的教育语言,政府公文和官方文件都必须使用韩文,小学可以教授汉字,但到了70年代,朴正熙上台后彻底废除了汉字的使用。

2. 教育方式的变化

2去汉字化前后韩国教育的变化

去汉字化之前,韩国的汉字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与其国语教育结合在一起。例如,新罗时期开始尝试利用汉字的音义结合特点作为表音或表义符号来书写朝鲜语,使汉字的用途和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而在去汉字化之后,韩国的教育方式转变为更加侧重于韩文的教育,汉字教育变成了选修课程。

3. 教育效果的变化

去汉字化之前,汉字在韩国的语言文字中占有主导地位,70%的韩国词汇来源于原来的汉字词。然而,随着去汉字化的推进,韩文作为表音文字,有许多同音词,人名与地名更容易出现混淆。没有汉字来做以区分,会造成很多误会,所以韩国人的身份证上都是使用汉字。而且,许多韩国的历史古迹和书籍上都是用汉字书写的,不少韩国年轻人都看不懂自己国家的历史。这也反映出去汉字化后,韩国新一代人对本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出现了困难。

4. 教育政策的变化

去汉字化之前的教育政策是支持汉字教育的,例如,新罗时期就开始尝试利用汉字的音义结合特点来书写朝鲜语。而在去汉字化之后,韩国政府推出了《韩文专用法》,正式废除了汉字在韩国的官方文字地位,规定政府公文必须使用韩文。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韩国国内要求恢复汉字的呼声越来越高。例如,2009年初,京釜线二期工程全长254.2km的大丘-釜山区间,其中铺轨已完成的96.6km区间内的15万5千个无渣混凝土枕木(占全区间35万8千个的37%)中,有332个已发生严重龟裂。龟裂的部位是在混凝土枕木上“缔结装置”,在这个装置里按规定是要放防水发泡的填充物,但韩文里的“防水”与“放水”的写法均为“방수”,读法为“bangsu”,又未用汉字区别,故施工公司理解错了图纸的意思,枕木里没有加防水材料反而加了吸水材料,造成了全部15万5千多根枕木成为次品而需要重新铺设。这也反映了韩国政府在教育政策上的调整,从最初的去汉字化到后来的部分场合恢复汉文教育。

东方早报网官网www.dfzaobao.com/更多资讯....


阅读全文

 标签上海早报 财经新闻 文旅新闻 综合新闻   上海报纸网站